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性質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是依法成立的跨行業、跨部門的全國土木工程科學技術工作者的全國性學術性群眾團體,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組成部分,掛靠在建設部。在建設部、鐵道部、交通部指導下進行跨行業、跨部門、跨學科的土木工程領域學術活動。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成立于1912年,其前身是由我國近代杰出的工程師詹天佑先生創建的中華工程師會。著名橋梁及結構工程專家茅以升、李國豪教授歷任本會理事長。學會擁有一大批從事土木工程建設的著名專家、教授、研究員和科技人員,為發展我國土木工程事業和不斷提高科技水平而努力開展各項活動。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宗旨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團結、組織廣大土木工程科技工作者,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倡導嚴謹、求實的學風,促進土木工程科學技術的繁榮和發展,促進土木工程科學技術的普及和推廣,促進土木工程科學技術與經濟的結合,促進土木工程科技人才的成長和提高,為我國現代化建設服務。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主要任務
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編輯出版科技書刊;開展民間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對國家科技政策和經濟建設中的重大問題發揮咨詢作用,接受委托開展技術服務;開展繼續教育和技術培訓工作;普及科學知識,推廣先進技術;舉薦與表彰獎勵優秀科技成果與人才;反映會員的意見和要求;舉辦為會員服務的事業和活動。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組織機構
本會下屬十四個專業分會、五十四個專業委員會、三個技術推廣工作委員會。在三十一個省、直轄市、自治區(不包括港、澳、臺地區)均設有地方學會組織。專業分會有:橋梁及結構工程分會、遂道及地下工程分會、土力學及基礎工程分會、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分會、計算機應用分會、防護工程分會、港口工程分會、市政工程分會、給水排水分會、城市公共交通分會、城市燃氣分會、建筑市場及招標投標研究分會、住宅工程指導委員會、質量分會。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會員
凡承認本會《章程》并符合會員條件者均可申請入會。本會現設有個人會員(含榮譽會員、普通會員、學生會員、海外會員)和團體(單位)會員,個人會員總數近4萬人,團體會員近400多個。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學術刊物
學會主辦或參與協辦的期刊共計15個,其中《土木工程學報》(月刊)是學會獨立創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另外還有12個期刊是與其他學會聯合主辦,具體名單如下:《現代隧道技術》、《城市道路與防洪》、《城市公共交通》、《城市公交規劃與管理》、《煤氣與熱力》、《防護工程》、《給水排水》、《特種結構》、《巖土工程學報》、《建筑結構》、《施工技術》、《建筑科學與工程學報》。非公開發行的有2種:《建筑市場與招標投標》、《地基處理》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國際合作
本會加入了七個國際學術組織:國際橋梁及結構工程協會(IABSE)、國際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學會(ISSMFE)、國際隧道協會(ITA)、國際結構混凝土協會(fib)、國際煤氣聯盟(IGU)、國際公共交通聯會(UITP)、國際水環境聯合會(WEF),為國家會員;還與9個國家和地區的13個學術團體簽訂雙邊合作協議;與世界上數十個學術機構和單位有友好往來。
詹天佑土木工程科技發展基金
本會于1993年設立“詹天佑土木工程科技發展基金”,得到海內外各界的捐助,用以支持學術和獎勵活動。
北京詹天佑土木工程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
2006年成立北京詹天佑土木工程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主要資助、獎勵工程領域內的科技創新事業。
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
本會設立的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工程大獎),是經國家科技部首批核準、國家建設部認定的全國建設系統工程獎項。每年評選一次。此外,還設有優秀論文獎和高校優秀畢業生獎。
詹天佑土木工程科技獎優秀住宅小區金獎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住宅工程指導工作委員會和詹天佑住宅科技基金委員會自2004開始,每年先行進行詹天佑大獎住宅小區預評選和推薦工作,設立了大獎的優秀住宅小區金獎。旨在促進我國住宅建設水平和質量的提高。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秘書處